教育部名校长领航工程人大附中基地凉山支教汇报视频会议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专家工作组秘书长黄贵珍讲话
闫培新校长做凉山支教工作汇报
孙亚灵指导彝族孩子们排练心理剧
孙亚灵在彝民家中家访
3月9日,教育部全国领航校长人大附中基地召开凉山支教工作汇报视频会议,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专家工作组秘书长黄贵珍、人大附中基地联合总校名誉校长刘彭芝,人大附中基地七个参加四川凉山教育帮扶行动的名校长工作室以及50多名支教人员参加了当天的视频会议。
会上,郑州四中闫培新校长工作室对一年半的凉山教育帮扶活动进行了总结汇报。闫培新校长、支教人员孙亚灵老师分别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情洒凉山助力脱贫》《感谢凉山,感恩遇见》为题,汇报了工作室在一年半的教育帮扶行动中所做的扎实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效。
闫培新校长从五个方面汇报了自己工作室在一年半中为凉山教育帮扶所做的工作:积极投身教学一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辱援凉支教使命,尽心尽力履行职责;驾起豫凉交流“桥梁”,扩大辐射带动作用;资助家庭困难学子,一片爱心洒向凉山;成效显著笔耕不辍,有形成果无形财富。
一年半的脱贫攻坚教育帮扶行动中,闫培新校长工作室曾经两次到四川凉山开展送教援培活动,不仅把郑州四中好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带到了对口支教的学校,还捐助了14万元左右的电脑、书籍、体育用品等,工作室还发起了“情系大凉山,牵手送温暖”活动,联合工作室多个成员校一起行动,2000多封问候信带着爱和温暖快递来到凉山学子手中,信中不仅介绍了中原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同时还捐助了运动鞋、衣服、书籍和体育用品等物品,把中原人民的浓情厚意送到凉山。
闫培新工作室两位支教人员孙亚灵、陈智慧主动要求到教学一线工作。陈智慧担任高中两个班的化学教学任务,发挥传帮带作用。孙亚灵了解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规划师资匮乏,她不仅为学校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在学校六个年级开展心理健康课,还带领学校老师开展心理成长和读书学习活动,带领老师读书280天,开展心理学习活动30期,为当地培养了心理后续师资。三个学期中,孙亚灵被聘为凉山州基础教育专家顾问,参与了凉山州教师业务考试、越西县援彝教师讲课比赛评委等工作,12次受邀为越西“国培计划”培训班的老师们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受到大家高度赞誉。到11个学校开展心理讲座26次,帮助很多师生走出心理困境,充满信心迎接新的生活挑战。自己出资近5000元,还联合了学校一些热心家长,先后帮助了20多名彝族孩子。不仅物质上帮助这些孩子,更在精神上引导这些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直面生命当中的各种挑战。
在凉山教育帮扶一年多的时间,闫培新工作室支教成员撰写了200多篇支教手记,汇编的《家乡父老如相问,洒向凉山都是情》《陌上等花开——凉山支教手记》《索玛花开——凉山支教手记》《彝乡彝地》《爱在凉山 在越西》等书受到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四川凉山州教体局、越西县教体局等部门大力肯定。两位老师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各项支教,荣获了凉山州优秀支教老师、凉山州优秀教师、教育部纪实荣誉证书等十余项称号。
背景链接:“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及的话。总书记说的“一个都不能少”是“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确保到2020年底,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2019年5月,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落实关于加强对凉山教育扶贫结对帮扶指示精神,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下发了《关于开展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帮扶行动通知》精神,教育部校长领航工程14个名校长工作室基地派出三批近千名优秀支教人员到国家深度贫困地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教育帮扶行动。他们在四川大凉山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承担了教育教学、培养师资、学校管理等重任,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凉山教育帮扶行动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了积极作用。2020年12月,教育部凉山支教团队荣获了全国最美教师团队荣誉称号。
郑州市第四中学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京广北路86号 邮编:450052 电话:0371-66964516 66980959
ICP备案:豫ICP备14006035号-1 传真:0371-66964516
官方微信